南寧老友粉 - 最有「鑊氣」的米粉?

南寧老友粉 - 最有「鑊氣」的米粉?

       介紹完柳州螺獅粉同桂林米粉,今日就和大家介紹廣西三大米粉的最後一種南寧老友粉啦!老友粉是廣西南寧市以及周邊地區的風味美食,用酸筍、豆豉、酸辣椒、蒜末、醋、醬油等多種調味料,配合高湯及切粉(米粉)烹調而成,味道酸辣獨特,夏天食用可以開胃,冬天食用可以驅寒。

先炒後煮

南寧老友粉與桂林米粉、螺螄粉又或者一般的米粉最大的分別在於烹調過程,南寧老友粉的配料在放進高湯前先經過炒製。先將豆豉、蒜末和酸辣椒下鍋炒香,再放入肉類材料翻炒,最後才放入高湯及切粉煮熟,所以老友粉比起一般湯粉有一種香濃的「鑊氣」。

老友粉從何而來?

相傳20世紀初,南寧有一群好友每天都會到一家茶館喝茶聚會,某一天其中一位好友患上嚴重感冒臥牀不起,茶館老闆特製了一碗熱湯麵送贈給這位患病的好友。這碗湯麵味道酸辣,令患病的好友食慾大增,還出了一身大汗,感冒也也好了。事後這位好友感激不盡,贈送了一塊寫住「老友常臨」的牌匾給茶館老闆,而這碗「老友麵」後來發展成了今日的「老友粉」。

老友麵還是老友粉?

而從上面的傳說見到,一開始出現的其實是「老友麵」,並非是「老友粉」,所以在不少南寧人的心目中,最地道的也只有「老友麵」。「老友粉」大概在90年代初開始出現,可能相對於麵條廣西人更喜歡米粉,所以在市面上雖然仍有老友麵店舖,但老友粉店舖就明顯較多。

老友味?

老友粉這一種由酸筍的「酸」、酸辣椒的「辣」、豆豉的「鹹」組成的獨特味道在當地已經從老友粉脫穎而出,形成了一種獨特的「老友味」系列菜式,例如老友魚、老友炒花甲、老友田螺等等,簡直萬物皆可「老友」。

加不加番茄?

而老友粉有一個爭議點是配料中究竟加不加番茄。最早的老友麵並沒有加番茄,後來有部份店舖在配料中加入番茄,有部份店舖則沒有。加入番茄的店舖認為番茄可以解膩,而不加番茄的店舖則認為番茄會令湯頭的味道變淡,與追求鮮辣香濃的「老友粉」相違背,影響口感。